地质实习报告

时间:2024-08-25 12:23:37
地质实习报告合集15篇

地质实习报告合集15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质实习报告1

前言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把地质科学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地质调查与理论性综合研究,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工程地质学首先是建立在地质学基础之上的。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从事各种生产劳动,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均取自地球。大凡工业需要的矿产资源,农业所必须的矿物原料,国民经济先行官的交通运输大动脉——路、桥、隧道等建筑物的基础均需地质工作者去调查研究。因此,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外,通过野外实习去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正在于此。

20xx年6月11—12日,在冀光宏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万家沟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外业观测。我们的实习基地——土默特左旗万家沟地区,位于察素齐镇西北公里处,沟内有一段山区公路与呼包公路想通。该路段对于山区公路颇具代表性,诸如路线之勘测,过岭高度之选择,桥、涵、隧道之定位,路堑及边坡的开挖等工程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均较适宜,而呼包公路可做为平原区公路的典型代表。万家沟地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如下:

一、自然地理情况

万家沟位于土左旗西北,距旗政府所在地察素齐约公里的沙尔沁村与古城村之间,行政区划属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把什乡所辖。自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01′30″—111°02′30″,北纬40°10′00″—40°13′00″。万家沟系发育于大青山南麓的基岩冲沟沟的`横断面呈U字型,为大青山前五大山沟之一,由万家沟与水家沟汇合而成。汇合以后约2公里,即出沟口,经过山前冲积扇,穿过呼—包公路和京—包铁路进入哈素海,沟口以上流域面积857平方公里,主沟(水家沟)全长公里,平均纵坡%。流域上游(武川境内)为丘陵山区,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中游为大青山石质山区,植被稍好,亦有水土流失。沟内有常流清水~立方米每秒,主要来自水家沟武川境内玉树点一带的伏流出露。洪水集中在7~9月份,变幅很大,从几十个流量到几百个流量,1958年出现过1450个流量。泥沙主要来自汛期7、8月份,多年平均含沙量公斤/立方米,推移质占10%左右。

万家沟地区交通尚属便利。东距京包线之察素齐车站约公里,并有京包公路与铁路几乎承平行延伸。距西柜车站为4公里,上述车站有简易公路预测区联通。

二、区域地质构造

(一)区域地层与岩性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太古界—魏家窑子群石英片岩组

Ar1Wj4灰白色厚层石英岩,黑云母变粒与石英黑云母片岩,黑云母二长片岩,部分地区由于岩浆岩侵入发生了混合岩化现象,与上覆岩层元古界马家店群大理岩组Pt1mj2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元古界—马家店群大理岩组

Pt1mj2灰白色蛇纹石化大理岩,硅质大理岩及白云岩化大理岩,与上覆岩层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J3d1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

J3d1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长石砂岩的互层,紫色砾岩、砂岩互层夹绿色砂岩粉砂岩。

新生界—第四季全新统

Q4al—pl为一套河流相与山前洪积裙相构成的冲—洪积沉积层。

(二)区域地质构造

万家沟系发育与大青山南麓的近南北向冲沟。位于阴山纬向构造带的中部南缘。按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位于中国地台区华北台块的内蒙古台背斜中段偏西。

内蒙古背斜是一个长期隆起的单元。在地理上呈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故万家沟测区内广泛出露的为一整套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其中构造极为复杂,断裂十分发育。由于强烈构造应力的作用的结果,岩石变质程度深,节理发育,岩层陡立,多数近于直立。

强烈构造应力作用的另一结果使断层的普遍存在,主要为冲断层(高角度逆断层),水家沟口处沿一巨大断层有辉绿岩的侵入,并有外型地堑似断层,颇为典型。其中有一巨大断层,构造岩厚度最宽处可达2米。

(三)区域地质简介

区内广泛出露的为太古界魏家窑子群Ar1Wj4是一套深变质的结晶片岩系。由于五台运动的影响,区内未见太古界二道凹子群的出露。乃由魏家窑子群与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J3d1)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述接触关系表明:该地区长期处于上升状态,自太古代接受魏家窑子群沉淀后,地壳曾有上升而使沉积间断并伴有构造运动,造成Ar1Wj4与Pt1mj2之角度不整合接触;元古代由于地壳继续沉降继而接受沉积形成了马家店群,此后越过漫长的古生代直接到中生侏罗纪晚期地壳沉降接受沉积才形成的大青山组。新生代时期,万家沟河谷出现了三级阶地,四级在第四季地质历史时期中处于持续间歇性的上升,由此形成了多级阶地。

(四)区域地貌形态

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基本吻合。万家沟系—深切于古老结晶系—石英片岩中河谷,两岸形成了陡峭的山峰,峡谷直立。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干燥,温差变化大,形成了强烈的物理风化。地貌单元大致可划分如下:

1、剥蚀构造低山区

分布与河流两岸的较高部位。相对高差250~300米,海拔为1080~1350米为石英片岩组成的剥蚀构造低山区。

2、构造侵蚀峡谷地形

河谷地带,由于地壳的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了河谷地行为U形河谷。

3、河流侵蚀堆积阶地

零星分布于河流两侧。一级阶地高出河床11~15米,阶地被切。割成几乎直立的陡坎,其上多有鹅卵石的堆积。而集结地大约高出河面40~50米,下为石英质基底,上多覆以河流相之冲积层。三级阶地高出地面约60~70米,亦为河流相之冲积层。左岸距河底60~70米之斜坡的试坑揭露了三级阶地的存在。由于强烈的切割作用,阶地与河流两岸时断时续,呈不对称性分布。

4、河漫滩

主要为河流相之冲积层。在河道中由上游到下游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卵石分为石英岩、花岗岩、片岩、蛇纹岩以及片麻岩等。

由于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形成了一些物理风化地质现象,如倒石堆、崩塌。每逢暴雨,亦可形成泥石流,巨大垮落体在一些沟内常可见到。

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分布了太古界之深变质岩系,又经受了长期构造变动的影响,加上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形成了以裂隙为主的储水构造,故意构造裂隙水为主;其次为风化裂隙水,均以下降泉形式向河流下泄,个别地段由于岩层透水性的改变,也有上升泉的形式出现,在河流两岸的低级阶地上也有裂隙孔隙水的出现。

地下 ……此处隐藏32327个字……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地质实习报告15

野外地质填图结束后即进人室内最终整理阶段。该阶段的工作是以编写地质报告为中心而开展的。首先是对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对所有原始资料进行清点、审核、归档和处理。其中包括对野外记录本的审阅;对各种表格卡片的核对;对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对各种标本样品进行加工、处理和测试等等。要对获得的各种地质信息综合归纳分析,并为地质报告的编写提供素材。其次要完成地质报告所附图件(如地层实测剖面、综合地层柱状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等)的清绘工作。图件的格式和内容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还应完成诸多素描图、地质信手剖面图等报告插图的选择和清绘工作,力求使地质报告图文并茂。

最终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份地质报告,约10000字左右,各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章绪言

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经济地理概况;实习区的经济、工农业生产和交通情况;实习区的以往地质研究的历史及研究程度评述;实习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分组情况及指导教师;完成的工作量(地质调查面积、地质观察路线及观察点数,实测剖面长度、填图面积、标本和样品数量等)及工作成果。

绪言部分要简明扼要,不是描写风景,也不是写自然经济地理报告,要写与本次工作有关的内容,帮助阅读报告的人了解工作区的前提,测区的一般情况及工作情况,文字要简练,层次要分明。在这一部分最好附有“实习区交通位置图”和“地质研究程度图”。

第二章地层

地层是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首先应该概述实习区的地层发育情况,如所具有的地层时代,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的概貌等等,然后应该以“组”为单位由老至新对其分布、出露情况,岩性及其岩石组合,岩相及厚度变化情况,所含化石的种属,时代划分及其依据、地层接触关系等进行描述和总结。若有含矿层位则应详细说明。要充分利用实测地层剖面图、地质图及不同区段的信手剖面图等资料。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实测剖面及实测填图时的野外记录,不能单纯描述实测剖面的地层特征,因为那只是剖面线上的地层特征,不能代表整个区域。在写这一部分时,要综合全区进行叙述,但不排除在叙述某一地段的岩性变化特征时,引用实测剖面的资料或引用路线地质剖面图的资料,因为这些都是实习区地层发育的真实记录。

第三章沉积岩

实习工区沉积岩的出露、分布情况,分类对主要常见的岩石类型进行描述,包括岩性、结构、构造和产状等。

第四章侵入岩、变质岩

实习区岩浆活动概况、主要侵入体的岩石类型、活动期次和各岩体的关系。实习区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特征。

第五章构造

首先要概述实习区构造的总体面貌、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构造类型、褶皱断裂发育情况、区域构造线的展布、构造形成时代等。对主要构造特点的描述可按构造类型,如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分类述之;也可按构造区段,如东部地区断裂构造为主、西部地区褶皱构造为主分区述之;还可按构造期次或序列对早期构造、主期构造和晚期构造分别描述其特点。

对于褶皱的描述要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先描述褶皱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然后描述组成褶皱的地层:褶皱核部、褶皱翼部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等;褶皱的形态,如褶皱轴的方向,褶皱轴面、枢纽的产状,将褶皱进行形态分类;讨论褶皱形成时期、形成机制等。

对于断裂构造的描述,要着眼于大型区域性的断层,对于这些断层构造要逐一加以详细描述。如断层发育的位置、规模;一般用断层所经过的两个或几个地名来命名断层;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以及构造变动。断层带的构造现象,如构造岩、片理化、断层泥、透镜体、拖褶皱、伴生节理、地层的牵引现象;断层面的形态变化,断层面上的.擦痕及其产状;推断断层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历史,断层产生的力学机制等。

构造分析,要将褶皱、断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不同时期分析构造的变形特征,推断地壳活动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论述构造与矿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地质的关系。

构造形态特征和空间关系可以用图件予以明确和直观地表述,因此要尽量用各种图件帮助描述。

第六章矿产

一般从主要矿产开始分别概述各类矿产的位置、矿床类型、矿石特点、矿体产状、规模、找矿标志、矿床成因、找矿远景等。

第七章地质发展简史

在综合分析实习区地层、岩石和构造等各方面资料基础上,将各种地质事件联系起来划分地质构造演化序列,由老到新对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概要总结,并简要阐明各阶段形成时的环境和大地构造性质,恢复实习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本章的内容具有推测的性质,但是这种推测需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本章的叙述要从古到今按照地质时代连续陈述,如先从古生代讲起,然后中生代、新生代,但是要注意:

(1)不要与地层一章重复,变成单纯的岩性描述,而是要说明其中所反映出的当时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地层特征、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生动画面;

(2)文句要灵活变换,简明扼要,避免死板枯燥,不要象记帐一样。

(3)对发展史的陈述要有根据,不能无根据地想象,明确有据的内容可以充分地陈述,无据可考的不能硬猜。

第八章实测地层剖面

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意义、要求,测量的工作程序和过程,数据的整理、计算和图件的绘制要求。

第九章结语

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包括主要成绩、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和本人在思想上、业务上的收获和体会。简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教学实习工作提出建议,最后可对有关方面表示诚挚的谢意等。结语要实事求是,对工作要正确估价、认真负责。地质工作的质量反映在全部工作成果中,不在于结语写得冠冕堂皇,也不要过于谦虚,埋没成绩。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建议要准确中肯。

《地质实习报告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